Search

這則專訪,引起民進黨的不愉快,
當天我在現場,
我想說說我的感受。
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這則專訪,引起民進黨的不愉快,
當天我在現場,
我想說說我的感受。

過去,我也覺得柯P似乎跟民進黨的新潮流有恩怨,
每次的較激發言,
往往都是因為某些報章雜誌,
提到新潮流方面對柯文哲的批評。

那天,我聽到柯市長心理很在意的這句:
陳菊曾說,『柯在踏進台北市府之前,跟台灣民主發展沒有任何關係』……..

--
我的父親,在我爺爺戰死於徐蚌會戰後,9歲來到台灣。
屏東長大,台北求學,而後在台灣肥料公司找到了一份約聘雇員的工作,
這一約聘,就是長達30年,
也因為一直是約聘關係,
他60歲離開台肥,就在國宅當管理員,直到75歲。

他每天從台北搭公車到基隆上班。
他偶爾會看鳳凰衛視,
看著他9歲以前模糊的家鄉,
他在去世前回過他曾經的家鄉-中國大陸一次。

他聽不懂台語,
但他去世時,來送他最後一程的王伯伯,
是個滿口台語的阿北。

他這輩子沒上過街頭,
他這輩子只投過幾次票,
他這輩子就是安分地當一個台灣的國民,
在台灣肥料公司貢獻他的化工技能,
成為台灣的小螺絲釘,
是他人生的驕傲。

我的媽媽來自印尼。
來台灣之前,
他只知道台灣有很多香港電影,
他只聽說台灣很乾淨。
她根本不知道蔣經國、李登輝、陳水扁,
這些跟著她在台灣生活時的總統是誰?

她在台灣當過電子廠女工、賣過餛飩水餃,
她只知道這塊土地上努力,就可以活下來。

她沒上過街頭。
她拿到身分證後只投票給過李新,
因為當初我在那裏打工發面紙,
她覺得要謝謝發薪水給我的老闆。

她們在台灣政治上變動最劇烈的年代,生活在這塊土地上,
她們沒有抗議過。
他們跟著這個時代一起改變自己;
他們盡心盡力地,為自己的家庭、乃至台灣這個大家庭付出。

的確,因為很多先人的努力、犧牲,
才爭取到今日台灣的言論自由,我們從不抹滅。
但這些在自己崗位上,
每天讓這個國家持續向前走的每一個人,
都對台灣走向民主,犧牲過、貢獻過。

批判沒上過街頭就沒有貢獻,是否也太狹隘?
假設人人都在國內拼政治,
又有誰像郭台銘董事長那樣,帶著台灣產業,走向世界?
又有誰像柯文哲醫生那樣,維護台灣醫療水準與國民健康?
如果我們每天上班、下班累得像狗,也對台灣的民主發展,沒有關聯。
到底什麼叫做民主,又有什麼人可以定義民主?

我以我父母親,
為這個民主與人權的台灣,貢獻過的一點小、小、小心力,
感 到 驕 傲。

未來,讓我們和解共生,治理好這個國家,將世界帶進台灣。

台灣,繼續向前!

#離開口水讓我們回到橋樑檢測
#離開口水讓我們回到肥貓標案
#離開口水讓我們回到民生經濟
#離開口水讓我們回到勞工權益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《大學教授》&《專欄作家》&《台美公費留美博士學位》&《首位新二代十大傑出青年》&《中華民國外交特考印尼文組榜首》
View all posts